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小学教育] 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 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种观点属于( ). 查看 @3984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教师资格证每日一题20191018
A. 外铄论
B. 内发论
C. 多因素论
D. 相互作用论
  作题
  [中学教育]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皮亚杰
B. 布鲁纳
C. 维果斯基
D. 埃里克森
  作题
  [中学教育]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顺序性
B. 互补性
C. 差异性
D. 阶段性
  作题
  [中学教育] 在下列家庭教育措施中,哪一项是不太妥当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A. 凡是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家长务必身体力行
B. 尽量满足儿童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C. 家庭成员之间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
D. 一切家庭事务都向儿童公开
  作题
  [中学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作题
  [中学教育]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一思想体现的是哪种儿童发展观?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发生认识论
  作题
  [中学教育] 维纳归因理论中内部且稳定的归因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作题
  [中学教育] 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能力
B. 运气
C. 努力
D. 任务难度
  作题
  [中学教育]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教育
B. 环境
C. 遗传
D. 主观努力
  作题
  [中学教育] 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教学支架
B. 最近发展区
C. 先行组织者
D. 互相协助
  作题
  [中学教育] 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个特点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顺序性
B. 稳定性
C. 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教育
B. 环境
C. 遗传
D. 主观努力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格塞尔
B. 杜威
C. 华生
D. 霍尔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互补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著名的(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白板说
B. 自由教育
C. 绅士教育
D. 启发式教育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幼儿阶段
B. 青少年阶段
C. 成年阶段
D. 老年阶段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