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中学教育] 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五编 中学生心理辅导 Z6.2 中学生的心理辅导-j
A. 焦虑
B. 强迫行为
C. 强迫观念
D. 强迫恐惧
  作题
  [中学教育] 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五编 中学生心理辅导 Z6.2 中学生的心理辅导-j
A. 理性的惧怕
B. 原因不明的惧怕
C. 非理性的惧怕
D. 持久性的惧怕
  作题
  [中学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6 学习策略-j 学习策略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监控策略
  作题
  [中学教育]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皮亚杰
B. 布鲁纳
C. 维果斯基
D. 埃里克森
  作题
  [中学教育] “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五编 中学生心理辅导 Z6.2 中学生的心理辅导-j
A. 外部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替代强化
D. 积极强化
  作题
  [中学教育]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3 思维-j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前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作题
  [中学教育] 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时,会把“银行”错认成“很行”,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现象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Z4.2 注意与记忆-j
A. 刺激的分化
B. 刺激的泛化
C. 条件反射
D. 记忆术策略
  作题
  [中学教育] 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7.2 学习理论-j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组合学习
  作题
  [中学教育] 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4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j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凯洛夫
  作题
  [中学教育]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2 注意与记忆-j
A. 指向性
B. 集中性
C. 稳定性
D. 分配
  作题
  [中学教育] 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教师离开课堂之后学生的纪律开始混乱。与这种课堂纪律相关的教师领导方式最可能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八编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Z8.1.1 班级与班集体-j
A. 专断型
B. 放任型
C. 管理型
D. 民主型
  作题
  [中学教育]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导向原则
B. 疏导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作题
  [中学教育] ( )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重构者。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7.2 学习理论-j
A.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
B.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C. 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D.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作题
  [中学教育] ( )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查看 @3984 中教第八编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Z8.5 教师心理-j
A. 科顿
B. 波斯纳
C. 布鲁纳
D. 布鲁巴奇
  作题
  [中学教育]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j
A. 练习法
B. 实习法
C. 实习作业法
D. 实验法
  作题
  [中学教育]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 查看 @3984 小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X1.1.2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A. 卢梭
B. 洛克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作题
  [中学教育]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发展心理 Z5.1.2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j
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情感、意志
C.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题
  [中学教育] 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查看 @3984 中教第二编 课程 Z2.1.1.1 课程的概念-j
A. 课程标准
B. 课程计划
C. 教材
D. 教科书
  作题
  [中学教育]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4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j
A. 认识活动
B. 实践活动
C. 交往活动
D. 课堂活动
  作题
  [中学教育] 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顺序性
B. 互补性
C. 差异性
D. 阶段性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