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教师招聘]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 查看 @3984 教育基础
A.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作题
  [教师招聘] 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三阶段理论,(  )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 查看 @3984 教育基础
A. 关注情境
B. 关注学生
C. 关注自身
D. 关注生存
  作题
  [教师招聘] 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  )作为研究对象的。 查看 @3984 教育基础
A. 初等教育
B. 普通中小学教育
C. 中等教育
D. 一般教育现象
  作题
  [教师招聘] 学生在数学课上利用之前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属于教学基本进程中( )的阶段。 查看 @3984 教学方法
A. 领会知识
B. 巩固知识
C. 运用知识
D. 检查知识
  作题
  [教师招聘] 在一个单元教学结束时,教师通过适当的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排名,以此确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属于优”“中”还是“差”。这属于( )。 查看 @3984 学生评价
A. 相对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绝对评价
  作题
  [教师招聘]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的德育发展只在学校政治老师、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就足够了。这种观点违背了( )的规律。 查看 @3984 德育
A.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B.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D.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作题
  [教师招聘] 下列关于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查看 @3984 教学组织形式
A. 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B. 道尔顿制是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与个别教学相结合
C. 设计教学法由教师为学生指定参考书,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D. 分组教学便于因材施教,但很难科学鉴定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作题
  [教师招聘] 一个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阿基米德定律”时,他把“浮力”和“阿 基米德定律”两个课题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并把课本中验证性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浮力——阿基米德定律。这位老师使用了( )。 查看 @3984 教学方法
A. 演示法
B. 实习作业法
C. 练习法
D. 实验法
  作题
  [教师招聘] 在教学中我们要秉承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避免学生出现“吃不饱” 或“吃不了”的问题,这体现了( )教学原则。 查看 @3984 教学原则
A. 因材施教
B. 量力性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巩固性
  作题
  [教师招聘] 基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思想,夸美纽斯设计出了“百科全书 式的课程”。该种课程是( )类型的课程。 查看 @3984 课程类型
A. 综合课程
B. 学科课程
C. 经验课程
D. 国家课程
  作题
  [教师招聘] “翻转课堂”逐渐被许多老师接受并使自己的课堂“翻转”了起来,这 是( )的课程实施取向 查看 @3984 课程实施
A. 忠实取向
B. 相互调适取向
C. 缔造取向
D. 主体取向
  作题
  [教师招聘] 新学期,李老师担任了语文学科教学和校本语文教材的开发工作,她进行以上工作的直接依据是( ) 查看 @3984 课程的开发
A. 教学计划
B. 课程标准
C. 课程目标
D. 教学目标
  作题
  [教师招聘] 我国小学高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在课程性质上属于( )。 查看 @3984 课程性质
A. 必修的综合课程
B. 活动型分科课程
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 选修的校本课程
  作题
  [教师招聘]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句话体现出了教师劳动的( ) 查看 @3984 教师劳动的特点
A. 连续性
B. 复杂性
C. 长期性
D. 间接性
  作题
  [教师招聘] 教育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关键是( )。 查看 @3984 师生关系
A. 学生
B. 学校
C. 社会
D. 教师
  作题
  [教师招聘] 一百年前,蔡元培以“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开启了对北京 大学的改革。在此之前,他还主持了学制改革,以替代不能满足需求的( )。 查看 @3984 教育学制
A. 壬子癸丑学制
B. 壬寅学制
C. 癸卯学制
D. 壬戌学制
  作题
  [教师招聘] 英国的学制中有显著的“双轨制”特征,这表明了学制受( )影响 查看 @3984 教育学制
A.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
B. 青少年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C. 人口分布及发展状况
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