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中学教育] 田和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那种特征?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发展心理 Z5.3.1 第一节 人格的特征与结构-j
A. 态度特征
B. 理智特征
C. 意志特征
D. 情绪特征
  作题
  [中学教育]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有效说服
B. 树立榜样
C. 群体约定
D. 价值辨析
  作题
  [中学教育] 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发展心理 Z5.1.3 中学生兴情绪发展-j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效能感
  作题
  [中学教育] 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教学支架
B. 最近发展区
C. 先行组织者
D. 互相协助
  作题
  [中学教育] 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五编 中学生心理辅导 Z6.2 中学生的心理辅导-j
A. 强迫症
B. 焦虑症
C. 抑郁症
D. 恐怖症
  作题
  [中学教育] 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2 注意与记忆-j
A. 倒摄抑制
B. 前摄抑制
C. 分化抑制
D. 延缓抑制
  作题
  [中学教育] 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发展心理 Z5.3.1 第一节 人格的特征与-j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独特性
D. 功能性
  作题
  [中学教育] 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1 感觉与知觉-j
A. 适应
B. 对比
C. 联觉
D. 综合
  作题
  [中学教育] 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7.1.1 品德的概念及结构-j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作题
  [中学教育]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j
A.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作题
  [中学教育] 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j
A. 信度
B. 效度
C. 难易度
D. 区分度
  作题
  [中学教育]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二编 课程 Z2.1.3 基本课程类型及特征-j
A. 分科课程
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 综合课程
D. 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作题
  [中学教育] 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查看 @3984 中教第二编 课程 -j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 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C.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 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作题
  [中学教育]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十,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作题
  [中学教育]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1.1 教育目的的概念-j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集体本位论
D. 个别差异论
  作题
  [中学教育] 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个特点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顺序性
B. 稳定性
C. 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