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解析
【解析】我国中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A项,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B项,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
C项,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D项,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联系题干,学生在黑板上画画讽刺同学和老师,老师能以此看见学生的绘画长处,并能帮助其发挥长处,体现了王老
中学教育.选择题
http://www.ntcer.com/xzt/id/20597 复制分享
重做
11. 初二(1)班小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冯老师遵循的主要的原则是( )。
知识点收集器
公用知识体系 (最热门5个)
讨论列表
练习/精选(被选为参考答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