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小学教育教学] 临近期末考试,小明根据考试范围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这种策略属于 查看 @5781
A. 计划策略
B. 监控策略
C. 调节策略
D. 时间管理策略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以下班会主题中不符合小学生主题班会组织要求的是 查看 @5781
A. 大家要有好习惯
B. 帮帮“懒羊羊”
C. 交通安全记心间
D. 革命歌曲大家唱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教师能做的,教务处不做;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体现了班级管理的(  )原则。 查看 @5781
A. 主体性
B. 集体性
C. 阶级性
D. 独立性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如果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视为形成性评价,那么对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就是 查看 @5781
A. 定性评价
B. 考查性评价
C. 定量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查看 @5781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权威水平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个别教育是指 查看 @5781
A. 学优生的个别教育
B. 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C. 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D. 全体学生的教育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 查看 @13651 教育心理学-注意
A. 无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有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②全等图形的周长相等;③全等的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④所有正方形都全等。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查看 @578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本次课程改革是(  )年正式启动的。 查看 @5781
A. 1998
B. 1999
C. 2000
D. 2001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Some experts point out that if prediction had been made with great (  ), many of the deaths could have been avoided. 查看 @5781
A. advantage
B. acceptance
C. security
D. accuracy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是 查看 @5781
A. 机械学习
B. 发现学习
C. 接受学习
D. 观察学习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查看 @5781
A. 地方课程
B. 校本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学科课程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下列关于性格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查看 @5781
A.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B. 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C.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D. 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查看 @5781
A. 父母教子女
B. 幼猴学跳跃
C. 到电影院看电影
D. 课外活动做航模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属于 查看 @5781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显性课程
D. 隐性课程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  ) an important role in a new movie, Andy has got a chance to become famous. 查看 @5781
A. Offer
B. Offering
C. Offered
D. To offer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处于(  )阶段。 查看 @5781
A. 生理自我
B. 心理自我
C. 道德自我
D. 社会自我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 查看 @5781
A. 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
B. 学习者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过程
C.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不断建构和完善的过程
D. 学习者发挥潜能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下列关于性格与气质之间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查看 @5781
A. 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
B. 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有所区别
C. 性格可以指导气质的发展
D. 性格是气质发展的基础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知识迁移的前提是 查看 @5781
A. 已有的背景知识
B.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 对原理的运用程度
D. 情境的相似性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