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小学教育教学] 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的是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阶段性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循序渐进
B. 因材施教
C. 教学相长
D. 防微杜渐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最近发展期
B. 生长高峰期
C. 心理断乳期
D. 发展关键期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这是(  )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幼儿期
B. 少年期
C. 青年初期
D. 青年期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青年期
B. 成年早期
C. 学龄期
D. 学前期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从整体看,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  )发展阶段。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失衡
B. 平稳
C. 第一高峰期
D. 第二高峰期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一些事例显示,对“狼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是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顺序性
B. 可逆性
C. 模仿期
D. 关键期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提出著名观点“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霍尔
B. 高尔顿
C. 威尔逊
D. 格塞尔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稳定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个性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动机、(  )、能力、性格、气质、人格等。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兴趣
B. 感觉
C. 记忆
D. 思维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人的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必须遵循(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顺序性规律
B. 阶段性规律
C. 不平衡性规律
D. 互补性规律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社会性
D. 稳定性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劳伦兹提出的发展的关键期的概念,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特点。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稳定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阶段性
B. 差异性
C. 不均衡性
D. 顺序性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能动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身心发展的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阶段性
B. 个别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均衡性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 查看 @3984 小教第二编 学生指导 X1.2.1.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 皮亚杰
B. 劳伦兹
C. 桑代克
D. 班杜拉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不平衡性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