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中学教育知识] 品德是许多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物”,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被称为“催化剂”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一般是在(  )前后形成。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初一
B. 初二
C. 初三
D. 高一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柯尔伯格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理论,这个理论分为(  )个阶段。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4
B. 5
C. 6
D. 7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比较不稳定的
B. 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 时稳时变的
D. 比较稳定的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在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  )阶段。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依从
B. 同化
C. 认同
D. 内化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人自己的价值体系。这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服从阶段
B. 依从阶段
C. 认同阶段
D. 内化阶段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荣誉感、友谊感、革命人道主义情感属于(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1.1 品德的概念及结构-j
A. 理智感
B. 热爱感
C. 审美感
D. 道德感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
B. 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C. 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
D. 着眼于法律的权威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
D. 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如果一个孩子已能够用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标准,他可能的年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5岁
B. 7岁
C. 10岁
D. 12岁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二者相互区别
B. 二者相互联系
C. 二者相互独立
D. 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学记》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反映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知行统一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何种德育方法(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榜样示范法
B. 说服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1.1 品德的概念及结构-j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  )的培养。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1.1 品德的概念及结构-j
A. 道德认知
B. 道德信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意志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事实说服
B. 理论说服
C. 直接说服
D. 间接说服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  )的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习俗水平到习俗水平,再到后习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柯尔伯格
B. 苛勒
C. 艾宾浩斯
D. 冯特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培养(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意识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企图用“堵”和“压”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产生矛盾,造成反抗;用“大禹治水”的办法,能使学生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这反映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知行统一原则
B.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 疏导原则
D.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各方面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控制,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地发展的教育原则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知行统一原则
B.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 通过集体教育的原则
D. 正面说服教育原则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