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中学教育 ] 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6 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j 桑代克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布鲁纳
D. 巴甫洛夫
  作题
  [中学教育 ] 自尊、自爱、自豪、自卑等形容词体现的是自我意识中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发展心理 Z5.1.2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j
A. 自我认识
B. 自我体验
C. 自我监控
D. 自我反思
  作题
  [中学教育 ] 在掌握学习理论中,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评价项目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7.2 学习理论-j
A. 20~30%
B. 50%~60%
C. 60%~70%
D. 80%~90%
  作题
  [中学教育 ] 在学习策略训练中,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嚏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这种模式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6 学习策略-j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难
A. 程序化训练模式
B. 完形训练模式
C. 交互式教学模式
D. 合作学习模式
  作题
A. 智力测验
B. 创造力测验
C. 成就测验
D. 兴趣测验
  作题
  [中学教育 ]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1 教学的意义与本质-j
A. 根本途径
B. 基本途径
C. 唯一途径
D. 全部途径
  作题
  [中学教育 ] 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1 教学的意义与本质-j
A. 传授知识技能
B. 发展学生智力
C. 培养学生品德
D. 关注个性发展
  作题
  [中学教育 ] 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的教学方法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j
A. 讲述
B. 讲演
C. 讲读
D. 讲解
  作题
  [中学教育 ]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称为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j
A. 教学方法
B. 教学模式
C. 教学策略
D. 教学方式
  作题
  [中学教育 ] 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二编 课程 Z2.1.1.2 课程目标-j
A. 课程内容
B. 课程方案
C. 课程目标
D. 课程设计
  作题
  [中学教育 ]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作题
  [中学教育] 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 )教学原则相一致。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j
A. 学不躐等
B. 长善救失
C. 学而时习之
D. 不愤不启,不非不发
  作题
  [中学教育 ]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展以班级( )为核心的常规管理。 查看 @3984 中教第八编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Z8.1.2 班主作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
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规章制度
D. 教学规则
  作题
  [中学教育]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锻炼法
B. 陶冶法
C. 榜样法
D. 说服法
  作题
  [中学教育 ] 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1.1 品德的概念及结构-j
A. 内容
B. 结构
C. 层次
D. 方法
  作题
  [中学教育 ] 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原始社会末期
B. 奴隶社会初期
C. 封建社会初期
D.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作题
  [中学教育 ] 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B. 劳动
C. 共青团活动
D. 班主任工作
  作题
  [中学教育 ]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的教育目的论。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宗教神学
B. 科学本位
C. 社会本位
D. 个人本位
  作题
  [中学教育 ] 能改变教育者观念的因素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2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
  作题
  [中学教育]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说服法
B. 榜样法
C. 锻炼法
D. 陶冶法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