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中学教育知识] 我国实现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1.1 教育目的的概念-j
A. √
B. ×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的意识。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5.1.2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j
A. √
B. ×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新学制。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
B. ×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道德动机
B. 道德评价
C. 道德行为习惯
D. 积极的道德情感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大兴,其中规模最大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孟子私学
B. 孔子私学
C. 老子私学
D. 荀子私学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  )是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的纽带。 查看 @3984 中教第八编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Z8.1.2 班主作工作的内容和方法-j
A. 班主任
B. 学生
C. 共青团
D. 班干部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以下哪一条学习规律不是巴甫洛夫提出的?(  )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5 学习迁移-j
A. 效果律
B. 习得律
C. 消退律
D. 泛化律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j
A. 学校的要求
B.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C. 学生特点
D.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两名在测验中都取得了高分的学生,一名自信心增强,一名则觉得自己运气不错,这是因为他们(  )。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5.1.2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j
A. 成就动机水平不同
B. 学习目标不同
C. 归因方式不同
D. 家长的期望不同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2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
A.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
C. 社会文化传统
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立的(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京师大学堂
B. 京师同文馆
C. 洋务学堂
D. 福州船政学堂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这表明了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具有(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差异性
B. 灵活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  )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j
A. 理论与实践
B. 课内与课外
C. 学习与思考
D. 学习与行动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6 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j
A. 华勒
B. 舒尔茨
C. 布鲁纳
D. 布卢姆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孩子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他最有可能接受的家庭教养方式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八编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Z8.4 学校与家庭、社会协调的内容与方式-j
A. 权威型
B. 放纵型
C. 民主型
D. 忽视型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说明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j
A. 社会环境
B. 教育
C. 遗传
D. 学校教育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称为(  )。 查看 @3984 中教第五编 中学生心理辅导 Z6.2 中学生的心理辅导-j
A. 认知失调
B. 道德认知
C. 品德
D. 态度定式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育策略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6 学习策略-j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组织策略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主张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根据社会的变化来安排课程内容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二编 课程 Z2.1.2.1 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j
A. 学科中心课程
B. 活动中心课程
C. 社会中心课程
D. 核心课程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