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中学教育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  )的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习俗水平到习俗水平,再到后习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柯尔伯格
B. 苛勒
C. 艾宾浩斯
D. 冯特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培养(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意识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企图用“堵”和“压”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产生矛盾,造成反抗;用“大禹治水”的办法,能使学生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这反映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知行统一原则
B.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 疏导原则
D.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各方面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控制,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地发展的教育原则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知行统一原则
B.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 通过集体教育的原则
D. 正面说服教育原则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德育的(  )原则。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知行统一
B.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 疏导
D.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教育者、受教育者
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上。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德育内容
B. 德育规律
C. 德育原则
D. 德育方法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以下哪种德育方法对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合作学习法
B. 品德评价法
C. 角色扮演法
D. 实际锻炼法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
B. 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
C. 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D. 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权威水平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品德发展所具有的(  )表明,德育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随机性
B. 多开端性
C. 层次性
D. 多项选择性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下列对于“德育”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德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强制灌输的活动
B. 德育是一种无需教育者参与的受教育者的自我修行活动
C. 德育是把个体的品德转化为社会规范的活动
D. 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德育方法有很多,其中,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以下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选择德育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德育目标
B. 德育内容
C. 学生的年龄特点
D. 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的表现。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道德感
B. 美感
C. 理智感
D. 热爱感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性原则
C.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情感陶冶法
D. 品德评价法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某中学生刘某,学习浮躁,作业敷衍,但他却能精心侍弄班上的盆栽花卉,经常肥浇水,使花卉长势良好。 看到这种情况,班主任没有过多批评该生的学习行为,而是经常表扬他在侍弄花卉上的耐心与细心,并鼓励他将这种耐心和细心同样用于学习。不久该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好转,并最终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这位班主任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德育的(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导向性原则
B. 疏导原则
C. 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当学生道德观念不断得到加强,并相应地产生道德体验时,就会变为(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道德认识
B. 道德行为
C. 道德情感
D. 道德信念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3 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j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