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中学教育] 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应用学科
B. 新兴学科
C. 基础学科
D. 边缘学科
  作题
  [中学教育] 要求把人的心理看成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的原则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6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j
A. 客观性原则
B. 教育性原则
C. 实践性原则
D. 知识性原则
  作题
  [中学教育] 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6 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j
A. 布卢姆
B. 布鲁纳
C. 杜威
D. 桑代克
  作题
  [中学教育]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6 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j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布鲁纳
  作题
  [中学教育] 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5 学校教育制度-j
A. 人身自由权
B. 受教育权
C. 人格尊严权
D. 隐私权
  作题
A. “有教无类”
B. “非攻”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作题
  [中学教育] 在心理发展进程中,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这是心理发展的( )特征。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作题
  [中学教育]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的成熟时期始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20世纪2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作题
  [中学教育] 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j
A. 能力
B. 运气
C. 努力
D. 任务难度
  作题
  [中学教育 ]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为测验的可靠度,又可称为测验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6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j
A. 效度
B. 难度
C. 区分度
D. 信度
  作题
  [中学教育 ] 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6 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j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杜威
  作题
  [中学教育 ] 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2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
A. 社会文化
B. 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C. 社会意识形态
D. 生产力水平
  作题
  [中学教育 ] 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政策和选士制度的思想家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5 中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j
A. 王充
B. 郑玄
C. 董仲舒
D. 杨雄
  作题
  [中学教育 ]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 )的关系。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2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
A. 宗教
B. 经济
C. 生产力
D. 政治
  作题
  [中学教育 ] 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宋代以后
B. 春秋战国
C. 明清时期
D. 隋唐时期
  作题
  [中学教育 ] 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6 外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j 桑代克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布鲁纳
D. 巴甫洛夫
  作题
  [中学教育 ]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3.1.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j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作题
  [中学教育 ] 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原始社会末期
B. 奴隶社会初期
C. 封建社会初期
D.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作题
  [中学教育 ]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的教育目的论。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4 教育的发展脉络-j
A. 宗教神学
B. 科学本位
C. 社会本位
D. 个人本位
  作题
  [中学教育 ] 能改变教育者观念的因素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2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