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中学教育知识] 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其人格发展阶段中培养( )的时期。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发展心理 Z5.3.1 第一节 人格的特征与结构-j
A. 羞耻感
B. 内疚感
C. 勤奋感
D. 孤独感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复习时主要采取(  )的方法。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2 注意与记忆-j
A.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B. 多样化复习方式
C. 及时复习
D. 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教“果实”的概念时,教师不仅提供某一果实,还提供了颜色、大小、形状不同,可食与不可食,硬与软的各种果实。这运用了心理学中所说的( )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6 学习策略-j
A. 感知觉
B. 比较
C. 判断
D. 变式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下列不属于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发展功能的主要表现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1 教学的意义与本质-j
A. 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
B. 个体特征的发展
C. 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D. 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对优美的自然风景的欣赏,对良好社会品行的赞美属于(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1 教学的意义与本质-j
A. 美感
B. 道德感
C. 理智感
D. 激情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作( )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3 思维-j
A. 分类
B. 概括
C. 抽象
D. 比较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当时悲惨的一幕。这属于(  )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2 注意与记忆-j
A. 形象记忆
B. 情景记忆
C. 情绪记忆
D. 动作记忆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1.5 中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j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2 注意与记忆-j
A. 开始部分
B. 结尾部分
C. 中间部分
D. 开始和结尾部分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这体现的是( )的基本观点。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5 学习迁移-j
A. 形式训练说
B. 相同要素说
C. 概括说
D. 奥苏伯尔的认知观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2 注意与记忆-j
A. 图像编码
B. 听觉编码
C. 语义编码
D. 情境编码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八编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Z0117教师的角色心理-j
A. 教师期望效应
B. 教育机智
C. 教学效能感
D. 教学监控能力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 )完成“守恒”任务。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发展心理 Z5.1.2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j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形式运算阶段
C. 前运算阶段
D. 具体运算阶段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贯穿教育研究整个过程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6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j
A. 文献检索
B. 收集资料
C. 分析资料
D. 选定课题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按照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发展心理 Z5.1.2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j
A. 记忆能力
B. 语言能力
C. 思维能力
D. 行走能力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 查看 @3984 中教第八编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Z8.2 课堂管理-j
A. 连锁性感染
B. 互相监督
C. 互相帮助
D. 遵守纪律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  )的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习俗水平到习俗水平,再到后习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查看 @3984 中教第七编 中学德育 Z7.2 德育内容和基本规律-j
A. 柯尔伯格
B. 苛勒
C. 艾宾浩斯
D. 冯特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三编 教学 Z3.1 教学的意义与本质-j
A. 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B. 历史性和阶级性都是教育的永恒属性
C. 相对于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论更能反映教育起源的本质
D. 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教师抑扬顿挫的声音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是(  ) 查看 @13651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2 注意与记忆-j 教育心理学-注意
A. 有意后注意
B. 有意注意
C. 随意注意
D. 无意注意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从而得出结论。这是一种(  ) 查看 @3984 中教第四编 中学生学习心理 Z4.3 思维-j
A. 聚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常规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