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小学综合素质] ( )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基础。 查看 @5781
A. 师生关系
B. 生生关系
C. 家校关系
D. 师师关系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下列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不正确的是 查看 @5781
A. 根据不同班级和学生情况采取针对性教学
B. 教学既要面向多数学生,同时也注意照顾少数学生
C. 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D. 依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层好、中、差三个等级,分别教学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下列关于因材施教的教育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查看 @5781
A. 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
B. 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C. 是学生成才的最重要的内在条件
D. 有利于提升办学品位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学生观确立了人人都是有用之才,人人都是可用之才的普遍人才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 查看 @5781
A. 因材施教
B. 爱无差等
C. 一视同仁
D. 分层教学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教育史上,提出“因材施教”概念的是 查看 @5781
A. 孔子
B. 孟子
C. 朱熹
D. 王阳明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最有可能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源分配的因素是 查看 @5781
A. 性别差异
B. 民族差异
C. 地域差异
D. 身心发展水平差异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学生的发展差异主要包括( )①性别差异 ②民族差异 ③地域差异 ④家庭背景差异 ⑤身心发展水平差异 查看 @5781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④⑤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爱无差等,一视同仁”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 )对学生进行教育。 查看 @5781
A. 因材施教
B. 尊重学生
C. 严爱结合
D. 公正合理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 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 查看 @5781
A. 教育权利
B. 教育机会
C. 教育资源
D. 教育条件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真题 查看 @5781
A. 培养学生的特长
B. 发展学生潜能
C. 尊重学生个性
D. 私拆学生信件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小学教育的内在特征是 查看 @5781
A. 基础性
B. 全面性
C. 普及性
D. 以上三项全选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在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中,( )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系统以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也是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的重要标志。 查看 @5781
A. 自律
B. 自尊
C. 自觉
D. 自信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小学生的记忆发展特点包括 查看 @5781
A. 小学生的有意义记忆和无意义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B. 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
C. 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D. 以上三项全选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关注 查看 @5781
A. 学生的发展性
B. 学生的主体性
C. 学生的独特性
D. 学生的自主性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教育要适时而教,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时期及时地进行教育,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查看 @5781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教育过程中的“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现象,违背身心发展的 查看 @5781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个别差异性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指的是身心发展的 查看 @5781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互补性
D. 不平衡性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①顺序性 ②阶段性 ③不平衡性 ④互补性 ⑤个别差异性 查看 @5781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现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包括 查看 @5781
A. 学生是发展中的独特个体
B.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C. 学生的发展是作为整体来发展
D. 以上三项全选
  作题
  [小学综合素质] “以人为本”的教育蕴涵包括 查看 @5781
A.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进步
B.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
C.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高度浓缩
D. 以上三项全选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