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


展现你的学习历程
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省考真题、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模拟题 点击申请
题库目录
一页20题/空星代表没解释
  [中学教育]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2 教育目的相关理论-j
A. 个人本位论
B. 宗教本位论
C. 社会本位论
D. 兴趣本位论
  作题
  [中学教育 ]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查看 @5781 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A. 素质教育理论
B.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 创新教育理论
D. 生活教育理论
  作题
  [中学教育 ]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查看 @5781 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A. 素质教育理论
B.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 创新教育理论
D. 生活教育理论
  作题
  [中学教育 ]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查看 @5781 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A. 素质教育理论
B.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 创新教育理论
D. 生活教育理论
  作题
  [中学教育] 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1.1 教育目的的概念-j
A. 教育内容
B. 教育质量
C. 教育目的
D. 教育方针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查看 @3984 小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X1.1.3.2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A. 社会本位
B. 伦理本位
C. 科学本位
D. 个人本位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查看 @3984 小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X1.1.3.2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A. 教学科目
B. 社会改造
C. 经验获得
D. 预期学习效果
  作题
  [小学教育教学] 以布鲁纳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育目标分成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 查看 @3984 小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X1.1.3.1 教育目的的含义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意志领域
D. 动作技能领域
  作题
  [中学教育]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1.1 教育目的的概念-j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集体本位论
D. 个别差异论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1.1 教育目的的概念-j
A. 素质教育理论
B.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 创新教育理论
D. 生活教育理论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1.1 教育目的的概念-j
A. 有目的地培养人
B. 有专职教师
C. 有专门的教学场所
D. 有特定的教学对象
  作题
  [幼儿保教知识] 孔德说:“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查看 @5781 教育目的的理论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知识本位论
D. 能力本位论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  )不属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内容。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1.1 教育目的的概念-j
A. 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
B.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C. 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D. 弘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们常把这一表述简称为(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3.2 当前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j
A. “四有、两爱、两精神”
B. “两爱、两精神”
C. “四条腿走路”
D. “四有、两爱并举”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由(  )提出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3.2 当前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j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蔡元培
D. 陶行知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下列选项不属于教育目的基本层次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1.3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j
A. 国家的教育目的
B. 教师的教学目标
C.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 社会的价值取向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我国实现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1.1 教育目的的概念-j
A. √
B. ×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们常把这一表述简称为(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3.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历程回顾-j
A. “四有、两爱、两精神”
B. “两爱、两精神”
C. “四条腿走路”
D. “四有、两爱并举”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由(  )提出的。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3.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历程回顾-j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蔡元培
D. 陶行知
  作题
  [中学教育知识] 下列选项不属于教育目的基本层次的是(  )。 查看 @3984 中教第一编 教育基础 Z1.4.1.1 教育目的的概念-j
A. 国家的教育目的
B. 教师的教学目标
C.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 社会的价值取向
  作题
微信 / 微博 / 取证 / 登陆联络卡